表Y.9.2水稻土中各种氧化还原体系参加反应的顺序
氧化还原反应 pH=7时的Eo(V) 实测Eh(V)
O2+4H++4e=2H2O 0.82 0.65~0.3 NO3-+2H++2e=NO2-+H2O 0.54 0.5~0.2 MnO2+4H++2e=Mn2++2H2O 0.43 0.4~0.2 FeOOH+3H++e=Fe2++2H2O 0.17 0.3~0.1 有机体系 -0.3~-0.2 0~-0.2 SO42-+9H++6e=HS-+4H2O -0.16 0~0.15 2H++2e =H2 0.414 -0.15~-0.3 甲烷发酵 一 -0.2~-0.3
(3)水稻土氧化还原状况的分级。综合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和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的 氧化还原状况按Eh范围可粗略地分为氧化、弱度还原、中度还原和强度还原四级(表 Y.9.3)。 表Y.9.3 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分级
氧化还原状况 Eh范围 反 应 作 物 生 长
氧化 400mV以上 O2占优势,各物质以 对旱作有利,水稻不太适宜 氧化态存在 弱度还原 400-200mV O2、NO3、-M4+还原 水稻生长正常,旱作已受影响 中度还原 200--100mV Fe3+还原,出现有机还 旱作发生湿害 原物及SO42-还原 强度还原 -100mV以下 CO2、H+还原 多量还原性物质可使水稻受害
3.土壤pH的变化 土壤淹水后pH向中性值趋近,即酸性土壤pH升高,碱性土壤pH降低。在淹水条件 下积累的高浓度CO2,使石灰性和碱性土壤溶液中的碳酸盐转化为重碳酸盐,pH随之降低。 酸性土壤淹水后,pH的上升与还原过程中质子(H+)的消耗有关。 4.耕性 土壤的耕性与其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等有关。在水耕条件下,土壤大结构崩散为微 团体。所以,水稻土的耕性表现与旱作上有所不同,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1)油性,又称糯性,其有机质含量为30克/千克左右,粘粒含量一般约为16%;质地适中,团聚体发育,疏松多孔,渗漏适当,微生物活性强,供肥能力高,稻根易伸展。 (2)僵性,又称粳性。其质地粘重,有机质较少,结构系数不高,土体致密紧实,干耕硬,起大块,湿耕粘,起泥条。粘土矿物多以l:1型高岭石为主。 (3)起浆性,质地粘重,结构系数低,易起浆,泥层浮烂,栽秧时易产生浮秧。粘土矿物多以2:1型的水云母为主。 (4)淀浆性和沉砂性,土壤的有机质和粘粒含量都低,而SiO2含量很高,一般在700克/千克以上。淀浆土中的粗粉粒与粘粒之比一般在2以上,沉砂土中砂粒与粘粒之比大于5。耕后易澄清,紧密板结,插秧困难,稻根不易伸展。 (五)土壤养分的转化和还原性物质的毒害 1.水稻土中养分的转化 (1)氮素。在渍水嫌气条件下,土壤中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停留在氨化阶段,呈铵态氮(NH4+)积累。当Eh降至低于350毫伏的还原条件下,即发生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硝态氮(NO3-)转化生成N2O和N2,造成脱氮损失。因此,稻田深施氮肥,不用硝酸盐氮肥等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反硝化脱氮的损失。 (2)磷素。淹水后土壤磷的有效性增高,其主要原因有:酸性土中的铁、铝磷酸盐由于pH升高而水解;高铁磷酸盐还原成低铁磷酸盐而增加磷的溶解度;闭蓄性磷因包被的氧化,铁胶膜的还原性溶解而释放;碱性土中的磷酸钙溶解度因淹水土壤pH的下降而增大。因此,冬水田放干后土壤磷的有效性降低,应注意补充磷肥;水旱轮作田施用磷肥时,应掌握旱作重施、水稻轻施的原则。 (3)钾素。土壤的速效钾一般以交换性钾为主体。在渍水还原条件下,土壤溶液中的Fe2+、Mn2+、NH4+离子增多,促使交换性钾更多地转入溶液,一则提高钾的有效度,二则增加钾的淋失。 (4)微量营养元素。水稻土渍水后,Eh降低,由于铁、锰的还原,致使铁、锰、铝的效性增大,锌、铜的有效性降低,而硼则不受渍水的影响。 2.还原性物质的毒害 在强烈还原的条件下,水稻土中的亚铁、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可能积累到毒害水稻的浓度。据部分大田的资料,南方水稻受害的水溶性亚铁临界浓度大约是50~100毫克/千克。在土壤亚铁总量高的基础上,酸性是导致水溶性亚铁增加的重要条件。我国水稻土中一般都有足量的亚铁、亚锰等离子与硫离子形成难溶性的硫化物,所以水稻土中实际存在的硫化氢量一般均低于水稻受害的临界浓度(约0.07毫克/千克)。因此,硫化氢对水稻的直接毒害并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江西红壤新开田水稻生长受害的局部部位的H2S量可达0.68毫克/千克。从理论上讲,在下述情况下可能发生硫化氢的毒害:①土壤施人大量新鲜有机物质,在高温下骤然渍水时所产生的亚铁、亚锰量不足以使硫离子全部沉淀;②南方强淋溶型的砂质水稻土中有大量的有机质,而含铁量可能不足;③南方沿海的“反酸田”放干后,又灌水立即种稻,低pH会使分子H2S量过高。 此外,在土壤施入大量的新鲜植物残体后,随即灌水栽秧,尤其在冷性田,还有可能出现有机酸的毒害。有机酸是有机物质嫌气分解的中间产物,土温较低时易于积累。一般以乙酸的数量最多,丁酸次之,甲酸、丙酸、乳酸等很少。但丁酸对水稻的毒害最大。一般认为可以把10-3摩尔/升作为水稻返青期活性有机酸的毒害诊断指标。 (六)水稻土剖面的层次发育 自表而下水稻土剖面的发生层可依次分为淹育层(Aa)、犁底层(Ap)、渗育层(P)、潴育层(W)、脱潜层(Gw)和潜育层(G)等,并根据其组合或构型进行水稻土的分类。 淹育层(Aa)即水稻土的耕作层,是所有水稻土共有的特征层,也是剖面中受人为活动影响最深刻、物质和能量交换最活跃的土层。在淹水季节,表层呈氧化态,其余部分处于还原状态,为不成型的泥浆。在干旱季节,随着排水落干后形成块状、碎块状或粒状结构,沿根孔、裂隙有锈纹锈斑。 犁底层(Ap)本质上是耕层的一部分,厚度10厘米左右,由农机具挤压和粘粒等淀积而成,较上紧实,容重增大,多为片状或扁平块状结构,结构面有铁、锰斑纹。犁底层具有托水、托肥和调节水分渗漏等的作用。 渗育层(P)位于犁底层之下,由季节性淹灌水的渗淋作用发育而成,此层多为大棱柱状结构,结构面上有腐殖质和粘粒淀积形成的灰色胶膜和少量的铁、锰斑纹。 潴育层(W)是经长期地下水升降作用而形成的土层,多呈小棱块状或小棱柱状结构,结构面上有暗灰色胶膜和多量的铁、锰斑纹,以及铁、锰结核。有人将此层称为斑纹层或水耕淀积层,认为是水稻土区别于其它土壤的诊断层。 脱潜层(Gw)的前身是沼泽或潜育型母土的潜育层,经排水疏干及实行水旱轮作后,原潜育层开始向潴育层过渡,初显棱块状结构,有铁、锰斑纹。 潜育层(G)是长期渍水形成的还原层,一般呈青灰色或蓝灰色,游离铁的活化度高,无结构,状如泥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