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sigmaplot教程
查看: 4161|回复: 0

浅谈土壤污染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0 0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星星 范秉元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污染现状的分析,揭示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土壤资源及加强土壤保护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污染  农药污染  防治  
        0 引言
        土壤污染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恰当、环境科技相对落后,我国的大气、水包括土壤污染都非常严重。
        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1.1 据有关调查表明,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约2500万公顷,尤其是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曾对24省、市320个严重污染区8223万亩土壤调查发现,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超标占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80%,问题非常突出!
        1.1.2 中国因农田施用化肥氮每年转化成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吨之多,农产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十分严重。2000年对沈阳市售的24种蔬菜调查表明,硝酸盐含量超过750mg/kg的有10种。
        1.1.3 全国受有机污染物(农药、石油烃和PAHs)污染农田达3600万公顷,其中农药污染面积约1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特别是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农药次数都在10次以上,每亩用来常常高达1.2kg以上,农药中毒事故和农药污染纠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1.1.4 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5-7mg/kg。
        1.1.5 中国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公顷,这些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农业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的问题已日益暴露出来。
        1.2 土壤污染的危害
        1.2.1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情况仍缺乏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对土壤污染导致污染疾病的总体情况并不清楚。但是,从个别城市的重点调查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我国的研究表明,土壤和粮食污染与一些地区居民肝肿大之间有明显的关系。
        1.2.2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 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1.2.3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作物减产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1.2.4 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2 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
        2.1 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铜、锌、镍、钴、钒等引起土壤污染。
        2.2 农药是土壤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目前,有杀虫效果的化合物超过6万种,大量使用的农药约有50 种。直接进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
        2.3 过量施用化肥也会造成土壤污染。氮、磷等化学肥料,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未被根层土壤吸附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水,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物。
        2.4 其他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
        2.4.1 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水灌溉和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
        2.4.2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其性质近似人粪尿。利用这些废物作肥料,如果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则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等可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和农作物危害人群健康。
        2.4.3 大气沉降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到地面。
        3 对土壤污染防治的一些建议
        3.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土壤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能力相当于一定的处理能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3.1.1 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对所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1.2 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 对污水进行灌溉的污灌区,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动态,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残留的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1.3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禁止或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性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
        3.1.4 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砂掺粘改良性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3.2 采取科技措施,防治土壤污染
        3.2.1 施加改良剂 施加改良剂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使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如添加有机质可加速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减少农药的残留量。
        3.2.2 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控制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也是减轻重金属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据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无机成分大量向穗部转移,淹水可明显地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落干则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重金属元素均能与土壤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因此,加强水浆管理,可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的危害。但砷相反,随着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而毒性增加。
        3.2.3 改变耕作制度 通过土壤耕作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旱田改水田,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慢,积累明显;在水田中DDT的降解速度加快,利用这一性质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或消除农业污染的有效措施。
        3.2.4 客土深翻 污染土壤的排除,特别是重金属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产生积累,阻碍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的根本办法是彻底挖去污染土层,换上新土的排土和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但如果是地区性的污染,实际采用客土法是不现实的。耕翻土层,即采用深耕,将上下土层翻动混合,使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减低。这种方法动土量较少,但在严重污染的地区不宜采用。
        3.2.5 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种子、种经济作物或种属,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3.2.6 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主要有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
        近年来,把其它工业领域,特别是污水、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引入土壤治理过程中,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3.3 加强宣传与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要大力开展土壤与环境质量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让全社会都知道只有“净土”才有“洁食”,只有“洁食”才能“健康”,只有“健康”才能“稳定”,只有“稳定”才能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 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3.4.1 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除了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另外,土壤污染发生后,治理难度极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技术上也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制度措施,保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法律制度,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3.4.2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制定了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虽然若干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规定,但都是分散而不系统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且土壤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对独立的防治措施。因此,应当及时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专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填补法律制度的空白。
        3.4.3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重点是耕地污染的防治。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近年来,城市和矿山土壤污染的问题在一些地区也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将来立法时也应当对城市和矿山土壤污染的问题提出原则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同斌.中国科学院.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亟待重视.山风生物教学网.2004.
[2]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第一版.
[3]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中国环境报.2004.(7).  
[4]李道亮,傅泽田.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1.(4).
[5]王万茂,余庆年,赵登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途径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3).
[6]穆广荣,陆效平.土地资源的平衡方式和可持续利用.中国土地科学.1997.(6).
[7]李保国.土壤变化及其过程的定量化.土壤学进展.1995.23(2).
[8]赵其国.中国科学院.向大地呼唤净土——要“蓝天碧水”更要“净土洁食”.20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11-23 05:46 , Processed in 0.1709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