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土和泥炭土都是在地表积水和湿生沼泽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强烈有机质积累和还原(潜育)特征的水成土,两者属于同一发生过程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类型。过去在土壤发生分类上往往统归为沼泽土,现分成两个独立的土类。 (一)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沼泽土(含泥炭土)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几乎所有长期或短期积水和过湿的地方都可以见到,但面积不大,一般分布零星。我国沼泽土分布比较集中的有两个坟区,一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等山区和三江平原;二是川西北高原的松潘草地,即若尔盖和红原县黑河及白河的河谷地区,以中、下游较多。 只要有潮湿积水条件,沼泽土在任何气候带均可形成。沼泽土的地形条件是易于积水的低洼地,在东北地区多为分水岭上的碟形地、封闭的沟谷盆地、冲积扇前缘及扇间洼地、河网地区以及河流汇合点;在川西北高原则为河谷的河漫滩、阶地、古冰蚀谷地、闭流及伏流宽谷和湖群洼地。成土母质为粘质河湖沉积物,透水不良,容易造成水分积聚。由于地形、母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地表积水或土壤过湿状态,为沼泽植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沼泽植被是由莎草科(苔草、嵩草等)为主的喜湿性沼泽植物组成。沼泽植物的繁茂生长及其所生成的草毡层,又进一步加重了土壤的过湿状态,从而加速了土壤沼泽化的进程。 (二)形成特点 沼泽土的形成总是与土壤过湿的水分状况相联系,其形成过程包括土壤表层的泥炭化(或腐殖质化)和下部土层的潜育化两个基本过程。在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通气条件差,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得沼泽植被提供的大量有机残体不能得到充分的分解,在土体上部不断发生积累,逐渐形成较厚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在土体下部,由于积水和有机质嫌气分解所产生的还原物质的影响,土壤发生潜育,形成还原层。 (三)沼泽土的基本性状 沼泽土的剖面主要由两个发生层组成,即上部为腐殖质层(A)或泥炭层(H),下部为潜育层(G),因此,沼泽土的剖面构型为AH-G型。腐殖质层颜色较暗,常呈粒状或团粒状结构,草根密集。泥炭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由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残体和各种嫌气分解产物组成,厚度小于50厘米,以此区别于泥炭土。潜育层呈灰蓝色或浅灰色,质地较粘重、紧实,有机质含量低。 沼泽土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腐殖质层常在50~100克/千克之间,泥炭层高达100~250克/千克,甚至在400克/千克以上,分解不完全,C/N比值宽,多在14~20之间;潜育层的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仅为10~20克/千克。泥炭中含有较多的腐殖酸,一般为300~400克/千克。全氮量与有机质含量相一致,以泥炭层最高。全磷量较丰富。全钾量变化较大,以泥炭层中含量最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高,尤其是腐殖质层和泥炭层,常高达30~50厘摩尔(+)/千克土。土壤盐基饱和度变化大,高的达80~90%,呈中性至微酸性,低的仅30~40%,呈酸性乃至强酸性。干旱地区的土壤多含有碳酸钙,呈碱性反应。 (四)泥炭土的基本性状 泥炭土的剖面构型为H-G型。泥炭层(H)的厚度大于50厘米,有时在H层之下有腐殖质过渡层。泥炭有苔草泥炭、水葵-苔草泥炭和藓类泥炭等多种。地面可有20~30厘米厚的草毡层(As)。 (五)利用和改良 我国目前尚有相当大面积的沼泽土和泥炭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及 其所处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利用途径和改良措施,全面加以开发利用。在农业利用方 面,沼泽土的主要问题是水分过剩,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需要排除土壤中多余水分,采取修筑台田、掺砂客土、打垄熟化和增施磷、钾肥等改良培肥措施,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在牧业利用方面,尤其是高寒地区,沼泽土和泥炭上是水草丰茂的放牧草场,应逐步建设成为人工草场和刈刘草地,提高草地的产草量和载畜能力。此外,泥炭在农业、工业和医疗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