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案例土壤招聘信息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查看: 5881|回复: 0

初育土--石灰(岩)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0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灰(岩)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由石灰岩经溶蚀风化形成的钙饱和岩性土办法。它广泛散布于我国南方石灰岩山丘区,但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境内。
  (一)形成特点                                      
   石灰(岩)土的形成直接与母岩有关。母岩主要为石灰岩以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类,由大量的碳酸盐(以碳酸钙为主)和不同比例的泥质混合物组成。在湿热条件下,石灰岩极易进行溶蚀风化,其产物数量通常不多,或就地堆积,或经搬运再沉积而形成薄层土,一般为富含碳酸钙的泥质残余物,具有很大的胶结性。石灰岩区的溶蚀地貌极为发育,但石灰(岩)土大部分形成于山麓坡地和山间微起伏地,这种地貌可承受富含碳酸盐的地表水或侧渗水,有利于石灰岩溶蚀风化物的堆积和保存,促进石灰(岩)土的生成发育。目前植被主要为喜钙的藤本灌丛和草本群落,间有散生的柏木等乔木,一般生长较为繁茂,能为土壤提供较大量的有机残体,同时通过植物根系的穿插、挤压大大改善土壤的结构状况。
石灰(岩)土与红壤、黄壤等虽然同处于暖热湿润环境,但因其母质富含碳酸钙、富钙岩溶水的补充以及喜钙植物的生物复钙作用,大大减缓了土壤中盐基物质的淋失和脱硅富铝    化的进程,使之停留在幼年的岩性上阶段。其主要形成特点是:①母岩风化以化学溶蚀为    主,除碳酸盐类矿物遭到强烈的化学溶蚀外,其余矿物尚未受到明显的化学风化,粘土矿物基本上是继承母岩的特点,多为蛭石、水云母和高岭石,有的伴有蒙脱石和三水铝石。②碳酸钙在成土过程中被不断地淋溶,但土体中仍残留有一定数量的碳酸钙,其量一般随剖面的深度而增加,并在剖面下部常形成白色粉未状或菌丝状淀积,有时由于侧渗水的影响,还形成石灰结核。③石灰(岩)土富含钙质,植物有机体腐殖化后,由于钙质的凝聚作用,使腐殖质较多地在土壤中积累,也有利于胡敏酸的生成,因此,其腐殖质的含量一般均高于当地的红、黄壤。
(二)基本性状
     石灰(岩)土的剖面形态特征是:腐殖质层(A)比较明显,但厚度不一,呈暗灰棕色至灰黑色,多为粒状结构;其下为棕色、红棕色或黄棕色的淀积层(B),块状或棱块状结构,结构面上可有光亮胶膜,土体浅薄,一般厚度仅30~50厘米,但淀积层往往缺失;土层与母岩分界清晰,所以剖面构型多为A-R型,只在缓坡和岩石缝隙间土层达1米以上的剖面发育才较为完善(A-B/C-R型);一般剖面都有石灰反应,并随深度而加强;土壤与裸岩往往呈交分布,土被多不连片。
    石灰(岩)土普遍含有碳酸钙,其含量一般为10~300克/千克。土壤盐基饱和度高,多在90%以上,pH6.5~8.5,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土壤质地粘重,粘粒含量一般为20~50%,高者达60~70%;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可达30~70克/千克,而在30~40厘米深的土层中仍在10克/千克以上;全氮量也较高,土壤中的磷、钾含量差异较大,但一般均比红壤、黄壤丰富。由于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粘粒含量都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一般也在20厘摩尔(十)/千克土左右,故保肥性能良好。土体浅薄,贮水量低,抗干旱能力弱。
   (三)石灰(岩)土的分类
   石灰(岩)土划分为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共4个亚类,它们大致反映了不同的发育阶段。黑色石灰土系富含碳酸钙和腐殖质的土壤,曾称为腐殖质碳酸盐土。它零星地分布于石灰岩山丘顶部的凹面、岩壁缝隙间或谷地低平处;黄色石灰土主要分布于黔中高原、四川盆周以及鄂西、湘西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石灰岩山区,常与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形成组合。这些地区的气候潮湿,云雾多,雨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无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土壤中氧化铁的水合程度较高,致使土色变黄,在腐殖质层以下呈黄色或黄棕色;棕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及北部较为低矮的石灰岩山丘区,滇、黔、川、湘、粤等省地也有分布,常见于山麓坡地或微起伏的山间谷地。土壤中碳酸盐淋溶作用较为强烈,土体无或仅有轻微的石灰反应,土壤pH6.5~7.5,盐基基本饱和。土体较厚,质地粘重。腐殖质层厚度及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呈暗灰棕色,以下常见棕色淀积层;红色石灰土为土色鲜红而呈中性的石灰(岩)土,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丘地区均有零星分布,而以云南高原上分布的面积较大。其地形多为石灰岩山地坡麓、岩溶丘陵岗地或石芽平地,地面基岩露头较少。母质为古老的厚层石灰岩风化壳。红色石灰土的风化程度较石灰(岩)土的其他亚类深,其主体部分无石灰反应,pH6.5~7.5,呈中性反应,有些还表现出明显的脱硅富铝化特征。
   (四)利用和改良
石灰(岩)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类比较肥沃的土壤。土壤的自然肥力大致以黑色石灰土最高,黄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次之,红色石灰土最低。石灰(岩)土以农业利用为主,目前已有较大面积被开垦,种植禾谷类、豆类和薯类等作物,但其大部分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也较严重,因而,蓄水能力差而易于遭受干旱。在农业利用中,一方面应兴修水利,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灌溉;另一方面应进行坡改梯,防止水土流失,增厚土层,培肥土壤,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对于不宜农耕的石灰(岩)土,特别是分布在石山间或山丘中、上部的土层薄、地面岩石裸露多和陡坡地,应保护现有的植被,封山育林、育草或造林绿化,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生态平衡;对于坡度较缓的荒地,则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木和果木,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11-26 01:13 , Processed in 0.1765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