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案例土壤招聘信息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查看: 5330|回复: 0

铁铝土----黄 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2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黄壤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热带的丘陵山地和高原,以川、黔两省最多,滇、湘、鄂、桂、浙、赣、闽、粤以及台湾等省区也有分布,是南方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黄壤的水平分布与红壤属同一纬度带,两者的生物气候条件也大体相近,但黄壤的水湿条件略较红壤为好,而热量条件则略低于后者,且云雾多,日照少,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季不明显。在山地垂直带谱中,黄壤的分布在红壤或者赤红壤之上、山地黄棕壤之下。
黄壤分布区的年均温为14~19℃,≥10℃积温为4500~5500℃;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
相对湿度大,多在80%以上。其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目前,黄壤地区的原始林保存较少,大面积为次生植被,一般为马尾松、杉、栓皮栎和麻栎等。成土母质以花岗岩、砂页岩居多,第四纪红色粘土则以云贵高原较为普遍。不同母质对黄壤的形态特征及矿物组成等有显著的影响。
  (二)形成特点
    黄壤的形成特点,除了具有热带、亚热带土壤所共有的脱硅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外,      主要表现在其黄化过程上,这也是它区别于红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黄壤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作用,但由于所处的热量条件较红壤低、其作用强度也较红壤为弱。一般黄壤粘粒的硅铝率为2.0~2.5,硅铝铁率为2.0左右。中亚热带黄壤的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次为高岭石和水云母;热带及南亚热带的山地黄壤以高岭石占优势。黄壤含有三水铝石,但与砖红壤中的三水铝石不同,它并非高岭石进一步分解的产物,而是由母岩中有些原生矿物直接风化而来。黄壤的脱硅富铝化程度还因成土母质而异。例如贵州黄壤粘粒的硅铝率,贵阳由第四系粘土发育者为1.7~1.9,而平坝由玄武岩发育者为2.4~2.8;四川盆地西部台地更新统沉积物发育的黄壤,其粘粒硅铝率为2.0~2.7,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或埃洛石为主,次为水云母、绿泥石和蛭石。黄化是黄壤在脱硅富铝化基础上发生的特征性成土过程,与其所处的潮湿成土环境密切相关。黄壤地区全年相对湿度大而较稳定,土体经常保持湿润状态,致使脱硅富铝化过程中形成和聚积的大量游离氧化铁明显水化,形成针铁矿、褐铁矿和以多水氧化铁为主的水合氧化铁矿物,引起土壤的颜色变黄,尤以B层的黄色更为鲜艳。以土壤的烧失水(烧失量减去有机质含量)代表其矿物的化合水,黄壤的烧失水较红壤高50%以上。黄壤区由于雨水充沛,湿度大,植被生长繁茂,故生物积累作用强。黄壤的有机质含量往往比同地带相似植被下的红壤为高。例如广西森林植被下的黄壤有机质含量较红壤高1~2倍。因此,黄壤较红壤具有更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三)基本性状
   1.黄壤的剖面特征
   黄壤的典型剖面构型为A0-A-B-C型.在森林植被下,地表有厚薄不一的凋落物层(A0),呈半分解状态。腐殖质层(A)因受有机质积累的影响而呈现灰棕色至淡黑色,粒状或块状结构,厚度多为10~20厘米或更厚。其下的淀积层(B)呈鲜艳的黄色或蜡黄色,质地稍粘重、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时见有带光泽的胶膜,厚度较大,为15~60厘米不等。其下的母质层(C)多保留有母岩的色泽,一般比较混杂,但在紫色砂页岩和红色粘土上常呈紫红色或枣红色。
    2.黄壤的理化性质
    黄壤的质地一般比红壤轻,多为中壤土至重壤土,仅川黔地区第四系红色粘土等母质发育的黄壤,质地较粘重,可为粘土,粘粒(<0.001毫米)可达60~70%。黄壤的有机质较丰富,表土层(A)的含量可达50~100克/千克或更高,但向下锐减。腐殖质的组成中,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一般为0.3~0.5。黄壤的淋溶作用强,交换性盐基大量淋失,盐基饱和度低,在自然植被下多不超过20%。土壤交换性酸度大,一般为4~10厘摩尔(+)/千克土,高者可达18厘摩尔(+)/千克土左右,并以交换性铝为主,多占90%以上。土壤pH4.5-5.5,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黄壤的氮、磷、钾含量较为丰富。黄壤因其有机质含量高,故全氮量也高。据贵州的资料,非耕地黄壤表层的全氮量平均为2.24克/千克(n=347),最高可达7.29克/千克,而耕地黄壤平均为1.61克/千克(n=924)。可见,黄壤垦殖后全氮量显著降低,但仍处在较高的水平。黄壤的全氮量虽然较高,但氮素矿化率低。据贵州的同位素示踪试验结果,在烤烟生长期间,黄壤中氮的矿化量仅占全氮量的0.55~0.73%,所以土壤供氮能力并不强,施用氮肥的效果很显著。黄壤中的磷一般以无机磷为主,无机磷又以闭蓄态磷和铁磷为主,有效性低,因此速效磷普遍缺乏。黄壤的缓效钾多在中下水平,速效钾则随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而同向变化,综合而论,仍有相当部分黄壤缺钾。

   (四)黄壤的分类
    黄壤划分为黄壤、表潜黄壤、漂洗黄壤和黄壤性土4个亚类。用
1.黄壤                     
   即黄壤的典型亚类,具有土类的典型性状。
    2.表潜黄壤
    表潜黄壤多分布于亚热带及热带山地的顶部和山脊地带,常年云雾弥漫,相对湿度高。气候潮湿。植被为喜湿性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林型矮小,并附生有大量的苔藓,林下为莎草科、苔藓、蕨类及水竹等喜湿性植物。地表枯枝落叶积累较厚,其下有盘结密织的根层,具弹性,有强烈的吸水作用,造成表层滞水现象,在土体中形成浅灰色的表潜层(Ag),其下的心土层(B)仍呈黄色,并有锈纹锈斑。表层有机质含可达200克/千克左右。A层和Ag层的铁有向下明显淋溶和淀积的现象。
    3.漂洗黄壤
漂洗黄壤主要分布在黄壤山地的坡麓前缘和高台地。由于下伏基岩不透水或母质粘重紧实滞水,造成土体上部季节性的铁锰还原性淋溶,形成灰白色的漂洗层(E),厚度在20厘米以上,剖面构型为A-E-B-C型。B层常见有黄棕色铁锈斑纹、黑色锰斑以及铁锰结核。
4。黄壤性土黄壤性土分布于黄壤山地上部或陡坡地段,植被覆盖稀疏,土侵蚀较严重。其A层浅薄,B层 的半风化岩石碎块,剖面构型为A-(B)-C型。
(五)利用和改良
黄壤分布地域广,条件复杂,应进行林业和农业等综合开发利用。黄壤适于多种林木生长,是我国南方的林业基地之一.一般来说,山地黄壤以发展林业为主,林内可采集和培育如当归、天麻、灵芝等药用植物,造林树种主要为杉木,并可实行林、粮间作。黄壤地区是我国亚热带经济林木的重要产区,茶叶、油茶、油桐、桑和柑桔等多种果树生长良好,黄壤又盛产玉米、甘薯、小麦、油菜、烤烟、花生等粮经作物。丘陵地区的黄壤应以粮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但黄壤地区降雨量大,必须注意水上保持,防止滥伐森林和陡坡垦殖,对现有的陡坡耕地应逐步退耕造林,并在人工造林的同时搞好封山育林,利用充足的雨水条件,迅速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黄壤酸性较强,并且是造成土壤氮矿化率低和速效磷、钾等养分缺乏的重要原因,故应适量施用石灰进行改良。黄壤开垦耕种后,有机质和氮素等均有明显的减低,应注意施用有机肥,并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维持其有机质和养分的平衡,加速黄壤的熟化和培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11-22 20:14 , Processed in 0.1952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