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重要病害之一,局部地区发生。番茄晚疫病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
危害症状
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感病时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浸状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病菌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裂。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色而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病斑表面粗糙,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长出白霉,迅速腐烂。
图1 番茄青果染病中后期症状
图2 番茄晚疫病病叶,似白霉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的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侵染引起。此菌只为害番茄和马铃薯,且对番茄的致病力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及田间自生的番茄、马铃薯上越冬,有时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雨水将病菌从地面溅番茄植株上,形成中心病株,病菌的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直接侵入或从植株伤口、气孔侵入,继而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
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8~25℃,相对湿度95%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3~5月和秋季10~12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成株期至结果期。
多年连作、偏施氮肥、底肥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晚秋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5号、强丰、佳粉、中杂4号等品种。
②实行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③加强管理: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叶或病株。
④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药剂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转自:农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