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水和空气(主要是CO2、O2)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等的总称。其特点是岩石在物理风化的基础上,岩石可进一步破碎成胶体状微粒,使原生矿物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产生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次生矿物。 (1)溶解作用 岩石与水长期接触,其中某些矿物被溶解,岩石也随之分解。因为自然界中的水或多或少地含有CO2,这就增强了水对矿物的溶解能力。如方解石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0.5g/L,但在含有CO2的水中,就增加到16.75g/L。而地壳表面的生物圈中CO2的总量非常巨大,故这种碳酸化的风化作用也十分强烈。方解石的碳酸化反应式如下: CaCO3+H2O+CO2---Ca2++2HCO3- 除了CO2外,水中还含有H2SO4、HNO3和各种有机酸,都可增强对矿物的溶解能力。 (2)水化作用 矿物与水接触后,生成含水矿物的作用称为水化作用。它是水分与矿物分子相结合的化学过程。如: CaSO4+2H2O --- CaSO4 × 2H2O (硬石膏) (石膏) 2Fe2O3 + 3H2O --- 2Fe2O3 × 3H2O (赤铁矿) (褐铁矿) 赤铁矿(Fe2O3)经过不同程度的水化,可以形成不同的水化物,并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如: Fe2O3(赤铁矿)…………………………… 红色 2Fe2O3 × H2O(赤褐铁矿)………………… 浅红棕色 Fe2O3 × H2O(针铁矿)…………………… 棕色 2Fe2O3 × 3H2O(褐铁矿)………………… 棕黄色 Fe2O3 × 2H2O(褐铁矿)…………………… 黄色 各种颜色铁的化合物,均可使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干旱时脱水呈红色,湿润水化成黄色。矿物水化后,其硬度降低,体积增大,溶解度增加,故更易被风化。 (3)水解作用 水解作用是化学风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作用。当水中含有CO2或其他酸类时,因水的解离而产生氢离子(H+)。 H2O+CO2---H2CO3+2H++CO3- 氢离子将硅酸盐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代换出来,从而破坏了硅酸盐的晶体构造,并释放出养分,同时又生成更复杂的铝硅酸盐矿物胶体(粘粒矿物)。由于不同粘粒矿物在结构上和理化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故它们对土壤的性状可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土壤中的含钾长石、云母及粘粒矿物,经水解后生成的可溶性钾元素就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2KAlSi3O8 + CO2 + 2H2O ----H2Al2Si2O8 × H2O + 2SiO2 + K2CO3 (正长石) (高岭石) (含水二氧化硅) (钾盐) 含磷矿物水解后转化为易溶性的酸式磷酸盐,为作物吸收利用. Ca2(PO4) + 2H2O + 2CO2 --- Ca(H2PO4)2 + 2CaCO3 (磷灰石) (磷酸二氢钙) (4)氧化作用 矿物氧化通常都是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的。如岩浆岩中的铁多呈低价铁,可被氧化成高价铁,从而破坏了矿物晶格。 2FeS2 + 16H2O +7O2 ® 2FeSO4 × 7H2O + 2H2SO4 (黄铁矿) (硫酸亚铁) 在自然界里,溶解、水化、水解、氧化作用进行的同时,也进行着相反的沉淀、脱水、中和及还原等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来的矿物遭到破坏,并在地表产生了较稳定的新矿物。 磷的情况与钾不同,在风化、淋失强烈的热带,土壤中的磷也几乎不发生淋失,鲁如坤认为,随风化程度加深,土壤中的无机态磷不断向闭畜态磷(O-P)转变。土壤颗粒中磷浓度以粘粒 > 粉粒 > 沙粒的势态分布。 3.生物风化作用 植物根的机械破坏作用动画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生物风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没有生物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补充大气中的CO2;没有CO2,化学风化就不能迅速地进行。土壤中为数巨大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每年产生大量的CO2,从而加强了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更重要的是生物风化作用不仅使岩石破碎、分解,而且能积聚养分,累积有机质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图01-15 植物根的机械破坏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