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土和黄棕壤都是解放后才定名的土壤,最初并列为两个土类,1978年后将黄褐土作为黄棕壤的亚类,现又将其列为独立的土类。 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具有相似的形成特点,所不同的是,黄褐土是由黄土状沉积母质发育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弱富铝化土壤。黄褐土主要分布于江淮和江汉丘陵岗地,由下蜀黄土母质发育而成。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粘土”母质发育的“姜石黄泥”亦属之。下蜀黄土和其它黄土状沉积母质富含钙质,经淋溶脱钙作用,黄褐土剖面上部已无游离碳酸钙存在,且开始交换性盐基的淋溶而发生酸化,但酸化程度较黄棕壤弱,多呈微酸性反应,而在剖面下部却有碳酸钙的聚积,在粘聚层之下出现石灰结核层即“砂姜层”,盐基饱和度高,呈中性、微碱性反应,显示了黄褐土剖面性态的双重性特征。因此有人认为,黄褐土是在富钙的黄土性母质上发育的残余碳酸盐黄棕壤。黄褐土的淋淀粘化作用强,粘聚层( Bt)厚,甚至形成粘盘层。由于粘聚层和母质粘重滞水,有利于铁锰的还原性移动和氧化聚积,故往往形成铁锰结核甚至结核层。黄褐土具有弱脱硅富铝化特征,粘粒的硅铝率在3.0左右,介于棕壤与黄棕壤之间。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有蒙脱石伴生,少见高岭石。 黄褐土的剖面构型一般为A-B-C型。腐殖质层(A)呈灰黄至棕黄色,为屑粒和小块状结构,pH5.5~6.5。淀积层(B)为棕黄色至淡红棕色,一般在50厘米以上,粘重紧实,棱柱状结构,结构面被覆棕黑色铁锰胶膜。母质层的色泽变浅,粘粒减少,有铁锰结核,向下可出现石灰结核层,pH在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