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根腐病,分布较广,是在国内外棚室蔬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番茄苗定植后,常造成局部或成片死苗,是番茄生产的大敌。番茄死苗高峰期常发生在初果膨大期。其危害特点是:新根不生,老根不长、甚至死亡。 还可危害黄瓜、辣椒、菜豆等多种蔬菜。
1.症状识别:根和根颈(地表以下的茎)是主要受害部位。病部初为水浸状,后呈浅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根颈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发展,区别于枯萎病。后期病部多呈糟朽状,仅留丝状维管束。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后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因不能恢复而枯死。
2.引起番茄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瓜类腐皮镰孢菌、寄生疫霉和辣椒疫霉;另外还有终极腐霉菌等。
3.发病规律:镰孢霉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尤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或长达10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疫霉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均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利其发病。除环境条件外,病害发生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连作地未进行土壤热力消毒,前茬拔秧后立即定植,局部低洼积水,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发生多或农事作业造成伤根等,病害往往严重。
发病条件
根腐病的病原物以寄生疫霉为主。(1)初侵染源是在病残体上的厚垣孢子和卵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2)逐步的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侵染。(3)定植时土壤温度过低,不利于根系生长,影响根系活力,为病菌初侵染创造了条件。(4)前期生长过快,骤遇连续低温,造成根系受冻,利于发病。(5)定植时,土壤湿度过大,排水不畅,连阴雨天气不及时放风等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4.防治方法:(1)防治技术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耗期制度”。前茬作物收获后,残留秸杆要清除干净,将土杂肥施入后要及时深翻,尽可能地争取较长时间晒垡。深翻整地要在定植前20~30天进行,若农耗期小于20天,前茬为黄瓜、番茄时,或施入未腐熟鸡粪不到1个月以上,定植后常导致根腐病蔓延危害。
控制基肥,合理追肥。基肥一般每亩用45%三元复合肥50公斤加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在盛果期追肥,每亩每次用5~10公斤尿素。
(2)适当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注意勤划锄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根腐病菌是厌氧菌,发生危害严重的地块,晚覆地膜,定植后,3~5天划锄松土1遍,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用水上要前控后促,前控是指定植活棵后适当控制用水,确保枝叶健壮及根系发育,后期加强肥水以保证丰产。(3)发病植株埋茎促生次生新根。利用草苫子间隔放下,遮阳防止萎蔫死亡。一般经过10天遮阳管理,新根强壮后,即可恢复正常管理。(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若混生有疫霉菌时,可再加入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如果同时发现继发性细菌侵染,可加入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在药液中添加“天达2116”1000倍液,或爱多收6000倍液,可促生新根,加快康复。发病植株可用上述药液每株250毫升灌根。40%乙膦铝锰锌200~400倍液作定植活棵水;连续低温阴雨后,抢晴用甲霜灵700~1000倍液灌根,每株浇药液50~100克;根腐病初发期用农利来700~800倍液灌根,每株浇药液 100~150克。
来源:http://www.foods1.com/content/853362
|
|